話說那天洪醫師回鄉下探望大舅舅時,他隨口說出:嗯!黴漿箘真是一個麻煩的東西,害我久咳不癒生病拖好久喔!洪醫師一聽,不得了啊!連大舅舅都被洗腦了,如果連老人家都知道黴漿箘,就可想見平時家長朗朗上口的『黴漿箘』,這個代罪羔羊罪魁禍首在醫師口中是有多常被提起啊!!!雖然大部分的黴漿菌俊是會自己慢慢痊癒的,但是會好得很慢,大多數的人是沒有耐心等他自行痊癒。於是今天高雄心臟專科洪毓棋醫師要來談談黴漿菌現象,對我所帶來的省思~~~
如何診斷黴漿菌
由上述情境可知,其實在診間不只一位患者能複誦『黴漿箘』,常聽患者說:之前的診所或醫師診斷為黴漿菌而吃了抗生素,代表許多醫界同仁,時常診斷病患為黴漿菌。
大多數的醫師都是用症狀來判斷是否為黴漿菌感染,若是醫院的醫師,還可以依靠檢驗跟檢查,診所醫師則純粹靠症狀來做決策。但即便是抽血對於診斷幫助也不大,某些較為準確的檢驗則尚未普及或是必須自費,拍X光則是較為嚴重的肺炎才看的出來像不像黴漿菌。因此洪醫師常用某些臨床症狀來辨別黴漿菌感染:
咳了一兩週帶痰、沒有鼻塞流鼻水、體溫38-39度
這裡的重點是,不像一般病毒感冒,黴漿菌不會造成鼻塞流鼻水,但就洪醫師常聽到的案例,大多是只要久咳不癒,就會被診斷為黴漿菌,其實久咳不癒還有許多可能性阿!可參考門診常見兒童久咳不癒的重要原因。其實反覆的感冒,鼻過敏或是氣喘,也都是造成久咳的原因之一,因此詳盡的症狀分析才能幫助較為周全的診斷,才能給予正確的治療。洪醫師也常跟家屬說:開藥物很簡單,我可以一次全開,通殺,但我下不了手,抱歉~~
下面兩張圖顯示的是黴漿菌常見的病程,第一張較為詳細,第二章更為簡要:第一週輕微咳嗽,第二週咳嗽變嚴重而且開始微燒38度多,沒有鼻子的症狀,整體而言不嚴重但是病程較長。而且就算沒吃抗生素,從第一張圖看得出來,整個症狀約三週就會恢復,鮮少會造成嚴重的情況。
|
黴漿菌感染並不會有鼻塞及流鼻水的症狀 |
抗藥性增加造成兒童用藥困難
診斷病患為黴漿菌後,即會開立抗生素給予治療,若是過度診斷,則會造成濫用而使的抗藥性增加,造成日後用藥不易,尤其是兒童的用藥選擇相較於成人,本來就較為侷限。雖然台灣的抗藥性狀況沒有鄰近中國及日本來的嚴峻,但從2010到2016的進展,可知道抗藥性也來到了10位有3位兒童具有抗藥性的狀況,在2018年的研究甚至來到了10位中有5位!!!也容易造成臨床上醫師選擇藥物上的窘境。
台灣的抗藥性在六年內增加了7% 修改來源: Patrick M. Meyer Sauteur. 2016, Wu HM 2013, Tzu-I Yang 2018 |
而要降低抗藥性,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減少抗生素的使用,不論是時間的長短或是使用的量,都能有效改善抗藥性,而日本在經過檢討也將抗藥性從10位中有7位降到4位囉!真厲害。而洪醫師也確實在照顧病人時遇到過具有抗藥性的窘境,而必須更換藥物治療,更害怕之後沒藥可用的絕境。
黴漿菌與兒童過敏的關聯
雖然黴漿菌會造成兩週以上的久咳不癒,但是過敏疾病:過敏性鼻炎及氣喘也容易使病童咳嗽(尤其是夜咳),區別在於:黴漿菌是一種感染,過敏則是鼻子跟氣管過敏。過敏會因為感染而變嚴重,因此學界發現,被黴漿菌感染後,確實容易有氣喘的現象,當然以目前的醫療並無法預防黴漿菌感染,也沒有辦法逆轉感染誘發氣喘這個現象,但若家中寶寶被診斷為黴漿菌後,日後有容易夜咳的狀況時,就得警覺是否為氣喘發作呦!診斷氣喘,可參考診斷氣喘,家長所需要觀察的症狀
有黴漿菌感染的兒童日後較易有氣喘的現象 修改來源: Jun-Jun Yeh 2015 |
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