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判斷兒童語言發展遲緩的重要秘訣

孩子的語言發展在一出生時便開始,隨著環境的影響與演變,孩子逐步學會理解和表達語言。然而,語言發展不僅只是簡單的學習說話,也與聽力、智力、注意力、社會互動能力等多項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家長可能以為孩子只有語言問題,來到高雄市聖功醫院兒童聯評中心,才發現其實還有其他狀況需做確認。因為上述若有一項因素影響孩子的理解或表達能力,就有可能導致語言發展遲緩。

本文洪毓棋醫師將從解析語言發展遲緩的定義、成因以及如何進行語言治療來做解釋,希望能幫助家長瞭藉孩子是否需要讓醫師確認語言遲緩、甚至是做發展聯合評估。

怎麼認為我的孩子是否為語言遲緩

語言發展遲緩指孩子在使用語言時,無法充分理解他人的意思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注意,語言必須兩方面都能正常發展,才會完備,此兩方面即為:理解與表達。理解為接收到訊息之後是否懂了,表達則是處理完訊息後適當的回應。其實語言只是一種媒介,訊息可以是聽到、看到,回應可以是表情跟動作,不一定都要靠嘴巴呦!

判斷孩子是否存在語言發展遲緩時,孩子的年齡也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例如,若與同年齡的小朋友相比,孩子的溝通能力明顯較弱,則暗示著語言發展遲緩的徵兆。各種因素皆可能造成此類溝通能力的差異。

語言發展需要家長多多給予刺激,也是一種語言治療呦
國健署的網站有許多關於兒童保育的資料呦

為何孩子會患有語言發展遲緩

對於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需要從多方面進行探討。生理上的聽力困擾,可能導致孩童不易理解他人的語意;此外,其他因素,例如智能不足、自閉症、情緒障礙或環境刺激不足,也將對孩童的語言能力造成影響。

然而,很多時候,語言問題很難找到明確的原因,而進行語言治療、早期療育,則是希望能透過加強刺激,讓孩子跟上大家的步伐。當然,若醫師找得到病因,則更能為家長提供未來的治療藍圖。接著讓洪醫師跟家長敘述一些需要注意的狀況,以幫助家長判斷是否需要尋求醫療協助。

加強語言學習,避免語言發展遲緩
更多資料,參考國健署網站

依孩子年齡該注意的事項,並尋求醫師建議

在對幼年嬰兒進行觀察時,若發現周圍的聲音對其無反應或過於安靜,父母應加強關注。

在孩子進入2~3歲的年齡時期時,他們通常開始具有使用詞彙和句子的能力。如果在此時仍無法說出詞句,這也可以作為需要關注的指標。

一歲半時不會講疊字;兩歲時不會講短句(爸爸來、喝奶奶等),為語言遲緩的警訊

在孩子5歲以後出現說話不流暢、語言邏輯不通順等情況時,家長可以向醫生進行評估並判斷是否需要進行語言治療。此外,若孩子平時在說話時感到不舒服或表達不清晰,也可能需要進一步關注。為了方便父母觀察孩子的發展情況,可以使用兒童健康手冊來記錄和判斷孩子的發展狀況是否正常。

一歲半前的語言發展狀況及警訊
國健署在寶寶手冊上,關於語言發展的狀況及警訊

若有需要進行聯評,高雄市聖功醫院兒童聯評中心,可加入此Line詢問呦!

也可在Line的搜尋欄中搜尋Line ID: @kidcare

掃描下面QR Code,或直接點選加入好友

  加入好友

來到高雄市聖功醫院兒童聯評中心,的line官方帳號,有兒童遲緩早療的狀況可詢問

語言治療該如何進行

切記,若懷疑語言遲緩,建議盡快尋求兒科或復健科醫師的評估,確認語言遲緩則進行治療。尤其是學齡前兒童,因此目前國家的聯合發展評估也是以六歲以下學齡前兒童,若發現遲緩兒則進行早期療育。

閱讀幫助語言發展,也是語言治療的方式之一
更多資料,參考國健署網站

然而,除了接受專業的語言治療外,父母的配合和創造適合的環境同樣重要。陪伴、互動和玩遊戲是促進語言發展的重要因素,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運用言語來做細節描述,以明顯的語調、抑揚頓挫和表情來敘述,並注意聆聽孩子的需求和想法,並給予適當的回應。洪醫師提醒家長,語言是雙向的溝通工具,因此應避免一味要求孩子仿說或講話,而不耐心聆聽他的需求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