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過敏疑慮,寶寶如何慢慢嘗試新食物

四個月大的孩子帶來施打疫苗時,兒童心臟專科洪毓棋醫師即會開始提及副食品的使用重要性,建議父母開始試著讓孩子吃副食品,每天1-2餐,且是先吃副食品再喝奶,能吃即吃,不用限制食用量,各種食物都可嘗試,只是要注意過敏症狀。若喝奶減少則記得開始喝開水補充水分減少便秘。甚至是提前厭奶嚴重的寶寶,我也會建議提早使用。以下就跟各位細數,副食品使用該注意的過敏事項。

食物過敏的定義與成因

現今家長普遍關心的議題之一便是寶寶的食物過敏,因此了解食物過敏的定義與成因是相當重要的。食物過敏,其實是身體免疫系統對某種食物不當反應的結果。當首次接觸新食物時,寶寶的身體可能會將這些食物誤認為外來物質,進而產生免疫過敏反應。

另外,過敏的遺傳傾向也是無法忽視的因素。如果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就有過敏史,那麼寶寶將有更高的可能性發展食物過敏。

不同的食品可能引發不同類型的過敏反應。通常,我所知道的高過敏性食品包含:蛋類、奶製品、堅果和海鮮等。在逐步引入副食品的過程中,請特別注意這些食物的特徵,以便觀察寶寶是否出現任何異常反應。

副食品添加的時機與步驟

洪醫師覺得開始添加副食品的最佳時期大約是寶寶四個月大的時候。這是因為這個階段正是訓練寶寶咀嚼能力的黃金時間。剛開始添加副食品時,會遵循逐步引入新食物的方式

一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這樣才能明確知道哪種食物可能是過敏源

由少量(1-2 湯匙)開始,逐漸增加,觀察 3-5 天,如無長紅疹、腹瀉、嘔吐等症狀,則可繼續餵食。若出現以上的反應,則應暫停該食物 1-2 個月後再嘗試,或向醫師諮詢。

當我第一次添加新食物後,會給寶寶大約三到五天的時間來觀察有無過敏反應。這段觀察期非常重要,因為食物過敏的症狀通常會在進食後的30分鐘到2小時內出現。某些書上甚至建議觀察長達2週。

不需要延遲高過敏食物的使用
不需要延遲高過敏食物的使用
來源:雀巢營養科學院

以下是國健署的添加時機建議

  • 媽媽奶水量明顯降低。
  • 寶寶顯得吃不飽。
  • 寶寶出現厭奶但沒生病或其他原因。
  • 寶寶的頭是否可以自己抬起來穩住。
  • 可以將食物從湯匙移動到自己的喉嚨。
  • 寶寶有主動要求其他食物的表現(看大人吃其他食物時很有興趣,伸手來抓、抓了放嘴巴)。
厭奶的寶寶,可嘗試吃副食品
常常寶寶厭奶後,若奶量下降過半,則得考慮使用副食品了

常見的過敏食物及其特徵

對我而言,了解常見的過敏食物及其特徵是非常關鍵的,這有助於我防範未然。高過敏性食品清單中常見的有:雞蛋(尤其是蛋白)、鮮奶、大豆、小麥、花生、魚和貝類等。當開始為寶寶選擇副食品時,這些食物是需要特別留意的對象,但並不代表不能使用,只是要特別注意,尤其我個人建議若父母也是有某食物過敏時。

延遲高過敏食物的食用,不會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
延遲高過敏食物的食用,不會降低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
資料來源:雀巢營養科學院

食物過敏的常見症狀包括皮膚長疹子、腹瀉或呼吸困難等,有些寶寶如果症狀不是很嚴重,比如輕微腹瀉、肚子痛或長疹子,可能會以煩躁、拒絕該食物為表現。一旦注意到寶寶出現任何不尋常的症狀,如肚子痛、腹瀉,或者對食物出現敏感反應,請停用該食物。

如何安全地引入新食物

若能夠寫下每日的飲食日記是非常有用的。這樣不僅能幫助追踪寶寶對不同食物的反應,還能讓對每一種食物都能清晰的了解其適應狀況。

我通常會選擇單一食物進行試驗,例如先給寶寶吃蛋黃,觀察三到五天,再進一步引入其他食物。

添加副食品應從優先給予較不易引起過敏的嬰兒米精或嬰兒米粉開始,再依序添加嬰兒麥精或嬰兒麥粉、蔬菜類、水果類、肉類,建議由口味淡的食物開始。帶進食穩定後,可增加其他上述高過敏性食物,不必等到1-2歲後才使用,因為研究顯示反而容易日後對該食材過敏。

使用過的食物可重複使用,比如已經單獨吃過白粥沒問題,添加單一菠菜沒問題,添加單一紅蘿蔔沒問題,則可以將白粥+菠菜+紅蘿蔔

食物過敏導致異位性皮膚炎
食物過敏導致異位性皮膚炎,各位家長需注意
修改來源: the allergy shop

希望上述讓家屬能了解副食品的添加及過敏所應注意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