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開始接觸副食品,對新手父母來說,準備食材和調理方式往往會帶來許多困惑。副食品該不該添加調味料等油鹽?是否需要特別注意某些營養素?高雄兒童心臟專科洪毓棋醫師參考營養師及書本,來跟各位父母做建議
若家長有興趣,可參考新北市製作的嬰幼兒副食品食譜,點擊連結
副食品是否需要添加食鹽?
對於 1 歲以下的嬰幼兒,副食品並不建議額外添加鹽。這是因為嬰兒的腎臟功能尚未完全發展,過多的鹽分會對腎臟造成負擔。洪醫師在診間跟家屬都建議從食材的天然風味中獲取滋味,而非依賴鹽來提升口感,可使用海帶、蛤蠣。當寶寶滿 1 歲後,他們的腎臟代謝能力已達九成逐漸接近成人,2 至 3 歲時腎臟功能會達到較成熟的階段,這時可以適量地添加鹽來調味。不過,即便是這個階段,食鹽的使用仍應保持謹慎,避免過量,因為長期攝取過多的鹽分,可能會增加日後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至於甜味是否要加糖,其實糖對於三高也是不利的,所以天然的甜味可用胡蘿蔔、洋蔥拌炒後,有個淡淡的甜味即可呦!
為什麼不需要額外添加鹽?
嬰兒在開始吃副食品時,他們的味覺非常敏銳,食材本身的自然風味已經足以讓他們感到滿足。過早接觸鹽分,不僅會增加腎臟負擔,還可能培養對重鹹口味的依賴,對未來的健康飲食習慣不利。
副食品是否需要額外添加油脂?
相較於鹽,適量的油脂對於嬰幼兒的成長發育來說是必要的。寶寶正處於快速成長期,對於熱量及脂肪的需求較高。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例如來自橄欖油、亞麻籽油或魚油中的Omega-3,對於寶寶的腦部及視力發展至關重要。這類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促進神經系統的發展和免疫系統的健康。
然而,應避免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因為這類脂肪攝取過多,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通常洪醫師看到較為瘦小的寶寶,才會建議多吃肥肉。適量的油脂能夠提升寶寶的熱量攝取,並幫助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的吸收。
添加油脂的建議
在寶寶進食副食品時,可以考慮每餐加入1茶匙的不飽和脂肪酸,例如橄欖油、亞麻籽油等。烹調方式應以低溫烹飪為主,避免高溫炸炒,以保持油脂的營養價值。
副食品一定要是泥狀的嗎?
寶寶的牙齒和口腔發展是一個逐步進行的過程,因此副食品的質地應隨著寶寶的發育逐步調整。剛開始接觸副食品時,寶寶通常只有吞嚥能力,此時的食物應以半流質為主,這樣可以幫助他們適應新食物,但也不要太『水』,因為不利餵食,會一直流出嘴巴,搞得家長手忙腳亂。而隨著牙齒逐漸長出,家長可以提供半固體的食物,如泥狀、碎丁狀的食物,讓寶寶學習咀嚼。
漸進式引入不同質地的食物,不僅能幫助寶寶適應各種口感,還能刺激口腔肌肉的發展,為日後進食固體食物做好準備。
質地轉換的過程:
- 6-8個月:流質或糊狀食物(如稀飯、泥狀蔬果)
- 8-10個月:半固體食物(如碎菜或碎肉)
- 10-12個月:固體食物(如軟飯、切丁食物)。
嬰幼兒常見缺乏的營養素有哪些?
嬰幼兒正處於快速成長的階段,特定營養素的缺乏會對其發育造成影響。以下是幾種寶寶常見缺乏的營養素,以及如何從副食品中補充這些營養。
維生素D
維生素D有助於促進鈣質的吸收,對於骨骼和牙齒的發育至關重要。然而,由於嬰兒的主要食物是母乳或配方奶,而這些食品中維生素D的含量有限,加上寶寶戶外活動較少,因此容易出現維生素D缺乏。可以通過補充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強化維生素D的奶類或魚類(如鮭魚、沙丁魚)來彌補。
來源:雀巢營養科學院 |
鈣質
鈣質是骨骼發育的關鍵營養素,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對鈣的需求較高。母乳中的鈣質含量充足,但隨著副食品的引入,家長應注意提供鈣質豐富的食材,如乳製品、豆腐、深綠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等。
鐵質
嬰兒出生時的鐵儲備可維持約 6 個月,之後需要通過副食品補充鐵質。缺鐵會導致貧血,影響寶寶的體力和認知發展。動物性食物如瘦肉、肝臟,以及植物性食物如豆類、深綠色蔬菜,都含有豐富的鐵質。
來源:雀巢營養科學院 |
紅肉指的是豬牛羊肉,不是紅色的肉
副食品的準備與營養均衡
副食品是寶寶接觸多樣食物、建立健康飲食習慣的第一步。無需過早添加鹽來調味,但適量的健康油脂是必不可少的。在食材選擇和質地轉換上應根據寶寶的發育階段做出調整,同時注意補充嬰幼兒常見缺乏的營養素,如維生素D、鈣、鐵,為寶寶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基礎。透過這些科學的方法,新手父母可以在副食品的準備上更加得心應手,確保寶寶獲得均衡的營養。
社群